贾后贾南风——历史上最放荡的女人,一手造就“八王之乱”!

其实,每每提及能在封建历史上留下大名的女人,我都是比较尊重的,因为封建社会完全是一个男权社会,女人的地位都非常低下,想要取得一番成就,实在太难。当时女人能闻名于世的方法有三种:MTv致力于为用户收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

第一种是才华,就像女词人李清照;MTv致力于为用户收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

第二种是权势,而获得权势的唯一途径就是皇宫。吕雉、武则天、慈禧等人都是代表;MTv致力于为用户收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

第三种就是美色,像青楼女子琴操、苏小小、高圆圆等人,都是以这个方式让后人记忆犹新的;MTv致力于为用户收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

这三种类型几乎覆盖了历史上所有的女人,可还有一个女人却是例外,那就是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MTv致力于为用户收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

MTv致力于为用户收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

MTv致力于为用户收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

MTv致力于为用户收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

MTv致力于为用户收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

展开全文
MTv致力于为用户收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

当时贾后除了与诸多官员私通外,还派出心腹在京城物色那些体健貌端的男子,将唐末秘密带入宫中,行鱼水之欢。书中还记载了一个故事,当时衙门抓到一名盗贼,在他的家中还翻出许多财物,问其从何处得来,他说是一妇人所赠。再问妇人是何模样时,他描述道:“年可三十五六,短行青黑色,眉后有痣。见留数夕,共寝欢宴,临出赠此物”。官员一听描述就知道是贾后,只得罢手。由此可见,贾后在当时的荒淫程度已经达到老少皆知的地步。史料中还说“时他人入者多死,唯此人例外”。也就是说,那些被选中的男子在和贾后欢愉后基本都被处死,只有这个人是个例外MTv致力于为用户收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

MTv致力于为用户收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

当然,贾后的胡作非为最终也酿成了恶果,因为司马家族除了那个司马衷,皆是阴谋诡计的好手,平日里的明争暗斗就没有停歇过,后来那么多司马子孙,偏偏让司马衷继位,谁能服气?现在又有了贾后作乱,正好给了他们一个夺权的大好时机,他们怎会错过。MTv致力于为用户收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

MTv致力于为用户收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

经过三个月的角逐,两名权臣杨骏、卫瓘被杀,而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也死于乱军之中。这被认为是“八王之乱”的第一阶段;MTv致力于为用户收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

经过多年沉寂后,公元299年,战乱再次拉开。这次参与的皇室更多,战争也更为惨烈。这次事件的起因依然是皇后贾南风,她意欲除掉太子,于是故伎重施,联合赵王司马伦发动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政变,杀了太子和他生母。之后,觊觎权力的司马伦又设计将贾南风杀害,独揽大权。这引起其他王族的不满,于是,先后有六位王爷加入到这场纷争中来。直到307年,“八王之乱”才以东海王司马越的胜利宣告终结MTv致力于为用户收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

MTv致力于为用户收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

“八王之乱”对国家的危害十分长远,除了朝廷的微信和影响力都严重受损之外,连年战乱也使西晋支离破碎,综合国力急速下滑,这也给了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机会,为之后的西晋灭亡和“五胡乱华”埋下隐患,谁能想到,一手造就这一切的竟然会是个女人呢!MTv致力于为用户收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

MTv致力于为用户收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

也许你还喜欢

武则天和狄仁杰是什么关系?在他的遗

《新唐书》记载:“太后不惜爵位,以笼络四方豪杰自为助,虽妄男子,言有所合,辄不次官之;至不称

《朝天阙》女主为帝:他可以谋朝篡位

作者:白鹭未双 【文案】 人人都知道,七皇子赵长念好吃懒做,经常闯祸,与那激烈的皇位争斗无

沉晔阿兰若情义绵延不断之师父,从今

在陈佑走后,帝君也陷入了迷茫之中,因为这凡界无法使用叠宙术。这漫长的时日,该如何打发?如

最新证据:夏和禹真的存在!曾国嬭加编

遹 闻禹川,乃降之民,建夏邦。——《清华简 厚父》

父亲夫君全都被杀,14岁少女隐忍4年,

唐代有一位传奇女性,她八岁丧母,十四岁时父亲和丈夫被害,此后她隐忍四年多时间,最终杀了凶

裴寂使唐军全军覆没,李渊却并未责罚

在武德二年,唐朝建立之初,唐高祖李渊以“谋逆”罪处死了开国功臣刘文静后,秦王李世民很长

高句丽怎么了?隋唐两朝5代人拼尽全

看到“高句丽”这三个字,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把它与韩国人联系在一起,认为高句丽是现在

清代奇案:女子酷爱打牌,丈夫看到她的

清代中期,南方某地有一个女孩,姓顾,父亲和哥哥都是读书人,也都有功名,在当地也有一定的名望

「将进酒Bar」从“农夫”到“诗夫

「将进酒Bar」从“农夫”到“诗夫”他用一片冰心照汗青 开元十二年(公元724年)秋,玉门关

混入凌烟阁?看郧国公张亮的告密人生

男儿何不带吴钩,收取关山五十州。 请君暂上凌烟阁,若个书生万户侯。 唐·李贺《南园十三